發(fā)布日期:2024-07-16
撫順歷史悠久,建置和領屬關系變化頻繁。
戰(zhàn)國時期,撫順隸屬燕國遼東郡。遼東郡治所在襄平(今遼陽老城)。
公元前221年秦統(tǒng)一中國,建立封建的中央集權制國家后,撫順隸屬遼東郡。
漢初,撫順西部地區(qū)屬遼東郡堠城縣(今沈陽東古城子),北部地區(qū)屬遼東郡高顯縣(今鐵嶺)。
公元112年(東漢永初六年),玄菟郡郡治遷至今撫順市區(qū)的勞動公園,堠城縣改屬玄菟郡,撫順仍屬堠城縣。
東漢末年,公孫氏父子(度、康、淵)在遼東建立地方政權,撫順仍屬玄菟郡堠城縣。公元239年(魏景初三年)后,撫順隸屬魏玄菟郡。
晉初,繼曹魏之后仍置州郡,撫順仍屬玄菟郡(堠城縣已廢除)。
西晉時期,我國高句麗族不斷興兵西進,至東晉成帝咸康年間,已占據(jù)遼河以東廣大地區(qū),在高爾山上修筑城堡一座,史稱“新城”。這時撫順隸屬高句麗地方民族政權,經(jīng)隋朝,直至唐初。
唐為經(jīng)略遼東,設置安東都護府,下設九個都督府,其中新城州都督府的治所設在撫順高爾山新城。安東都護府的治所于677年(唐儀鳳二年)遷至新城。698年(武周圣歷元年),改安東都護府為安東都督府,705年(唐神龍元年)又恢復安東都護府的建置。至714年(唐開元二年)安東都護府的治所再次西遷,安東都護(督)府的治所設在新城,計38年的時間。
698年(武周圣歷元年),靺鞨族首領大祚榮建立渤海國。這個受唐冊封的地方少數(shù)民族政權日益強大,今清原、新賓兩縣為其管轄地域的西陲,今撫順市區(qū)與撫順縣中、西部地區(qū)仍屬唐朝安東都督府新城州都督府。
926年(遼太宗天顯元年)正月,契丹滅渤海國。2月,在原渤海國地建東丹國(即東契丹)。東丹國以所俘虜?shù)牟澈H撕蜐h人,在撫順置貴德州,隸屬東京道,下轄貴德、奉德兩縣。奉德縣系貴德州的附郭縣。貴德州是以貴端水(今渾河)而得名。貴德州城位于渾河北岸,高爾山南,東西長約400米,南北寬約250米,占地面積約1.3平方公里。該城址已消失。遼朝在撫順仍置貴德州并設寧遠軍。
金廢奉德縣,增設貴德州管轄下的奉集縣(治所在今沈陽南奉集堡)。貴德州隸屬東京路(治所在今遼陽)。
元初,廢貴德州,置受沈陽路管轄的貴德州巡檢司,其治所在撫順,位于渾河北岸。
明初,撫順屬遼東衛(wèi)指揮使司沈陽衛(wèi)。明王朝為鞏固其統(tǒng)治,于1384年(洪武十七年),在撫順高爾山南麓筑城,并將該城命名為撫順,撫順由此得名。1386年(明洪武十九年)農(nóng)歷8月,明朝設遼東都指揮使司管轄下的沈陽中衛(wèi)(其治所在今沈陽)。1388年(明洪武二十一年),在撫順城置千戶所,隸屬沈陽中衛(wèi)。
1464年(天順八年),明朝在撫順城東的關嶺(在今撫順市郊區(qū)前甸朝鮮族鎮(zhèn)關嶺村附近)設撫順關和馬市。撫順成了明代遼東地區(qū)一個重要的商業(yè)貿(mào)易中心。
努爾哈赤統(tǒng)一建州諸部后,于1587年(明萬歷十五年)農(nóng)歷6月24日,在費阿拉城(即舊老城,位于新賓滿族自治縣永陵鎮(zhèn)二道河子村東南的山坡上)定國政,自稱女真國淑勒貝勤(即女真國王)。1616年(明萬歷四十四年)正月初一,在赫圖阿拉城(今新賓老城)稱汗,建元天命,建立大金(史稱后金)。1636年(明崇禎九年)農(nóng)歷4月,皇太極即帝位,改國號為清,改元為“崇德"。1657年(順治十四年),清朝于盛京(沈陽)城內(nèi)置奉天府,撫順歸奉天府管轄。1664年(康熙三年),置承德縣,設撫順城守。承德縣為奉天府之首縣,管轄今沈陽、撫順地區(qū),其治所在今沈陽市區(qū)。1690年(康照二十九年),清朝在撫順設路記防御,置正紅、鑲紅、正黃、鑲蘭四旗旗署,隸屬興京城守尉衙門,掌管承德縣撫順地方“防御之權,民刑之事"。1778年(乾隆四十三年)至1783年(乾隆四十八年),清朝重新修建撫順城,并仍置城守,管轄撫順。1875年(光緒元年),清朝設興京副都統(tǒng)衙門,撫順之四旗旗署屬之。繼而署盛京將軍崇實改革舊制,不準旗員管理民事,遂將撫順分為東、西兩部分,東部屬興京廳,西部屬承德縣。
1902年(光緒二十八年)農(nóng)歷6月,清朝劃承德縣東部地區(qū)設興仁縣,其治所在今沈陽市區(qū)。撫順屬之,并設典史一員,以為襄理。
1905年(光緒三十一年)日俄戰(zhàn)爭結束后,日本侵略者霸占了撫順煤礦,并極力擴大“滿鐵"在撫順的“附屬地"?!皾M鐵附屬地”是日本侵略者在撫順境內(nèi)的特殊區(qū)城。日本侵略者以“附屬地”的名義,在撫順為所欲為,甚至行使行政、司法、征稅等權。
1908年(光緒三十四年)6月3日,清政府批準改興仁縣為撫順縣。這是撫順地方以撫順命名建制的開始??h治于同年農(nóng)歷8月遷至撫順城中街路西(原旗官路記舊署)。1909年(宣統(tǒng)元年),撫順縣定治所于千金寨,并購買民地15.7畝,供建縣署用。
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后,撫順隸屬奉天省東邊道。1914年(民國三年)全國地方實行省官制、道官制、縣官制。改制后的撫順縣隸屬奉天省,縣長改為縣知事,翌年撫順縣將治所由撫順城遷移到千金寨后新市街路北。
1929年(民國十八年)3月1日,國民黨政府改奉天省為遼寧省。撫順縣隨之改屬遼寧省,為乙級縣。
1931年(民國二十年)9月18日,日本帝國主義發(fā)動“九·一八”事變,第二天占領撫順。1932年偽滿洲國成立后,改遼寧省為奉天省,偽撫順縣政府改為縣公署,隸屬偽奉天省公署。1935年(偽滿康德二年)5月,日偽決定千金寨的居民及機關、學校、商店等一律遷移,后于1937年(偽滿康德四年)遷移完畢。偽撫順縣公署由千金寨遷移到新?lián)犴槪ń駬犴樖行聯(lián)釁^(qū)審批大廳)。
1937年(偽滿康德四年)12月,撫順建市,成立偽撫順市公署(其治所在今新?lián)釁^(qū)人民政府所在地)。撫順首次出現(xiàn)市的建制。撫順市和撫順縣并存,互不領屬,同歸偽奉天省公署管轄。
1945年(民國三十四年)“八·一五”東北光復后,冀熱遼軍區(qū)第十六軍分區(qū)部隊進駐撫順地區(qū)。10月中旬,在中國共產(chǎn)黨的領導下,成立撫順市政府。11月,組建遼寧省撫順行政督察專員公署(簡稱撫順專署),隸屬遼寧省政府。撫順市政府隸屬撫順專署,并與撫順專署合署辦公,機關駐地在今新?lián)釁^(qū)人民政府所在地。同年12月,遼寧省第三行政督察專員公署(簡稱遼寧三專署,又稱撫順專署)成立,隸屬遼寧省政府。撫順市政府隸屬遼寧三專署,并與遼寧三專署合署辦公。
1946年(民國三十五年)3月,國民黨軍隊占據(jù)撫順,國民黨南京政府行政院設立撫順市和撫順縣政府,均隸屬遼寧省政府。
1946年4月,遼東省第三行政督察專員公署(簡稱遼東三專署)和中共遼東第三地方委員會(簡稱中共遼東三地委)同時成立,撫順縣政府隸屬遼東三專署。同年7月,沈陽、撫順二縣合并成立沈撫縣政府,隸屬遼東三專署。同年12月,遼東三專署劃歸安東省政府領導,并改稱為安東三專署。沈撫縣政府隸屬安東三專署。
1947年(民國三十六年)3月,國民黨遼寧省政府撤銷撫順市的建制,將撫順市并入撫順縣。
1948年(民國三十七年)10月31日,撫順獲得解放。同年11月,沈撫縣撤銷,成立撫順市政府和撫順縣政府。撫順市、縣分治,均隸屬安東省政府。撫順市政府機關駐地在新?lián)釁^(qū)東七路(新?lián)釁^(qū)政府舊址)。
1949年4月21日,東北行政委員會根據(jù)東北地區(qū)交通、人口、城市的分布及自然狀況,決定重劃東北行政區(qū)域為6個省和4個直轄市。撫順市為東北行政委員會直轄市。撫順市政府改稱為撫順市人民政府(9月11日正式改稱)。
1953年3月21日,經(jīng)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批準,撫順市為中央直轄市,由東北行政委員會代表中央人民政府進行領導與監(jiān)督。
1954年6月19日,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32次會議決定,撤銷遼東、遼西兩省建制,合并為遼寧省。撫順等11個中央直轄市改為省轄市。同年8月,撫順正式劃為遼寧省人民政府下轄市。